高中語文意境類詩歌鑒賞答題技巧,備戰期末!
今天三好網高中語文老師為大家帶來意境類詩歌鑒賞的答題技巧,幫助同學們備戰期末。
(一)設問方式
1.這首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?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?
2.這首詩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?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?
3.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?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?
4.詩中描繪了哪些景象?這些景象又創設出一種怎樣的意境?表達出作者什么樣的感情?
(二)分析思路
鑒賞古詩的意境,要注意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(意象),有什么特征,渲染了何種氣氛或傳達了何種情感,情景之間的關系如何等問題。
常用術語
雄渾壯麗\雄奇險峻\遼闊蒼茫\清幽明凈\閑適恬淡\恬靜優美\蕭瑟凄涼\孤寂\冷清\肅殺荒寒\雄渾開闊\雄奇瑰麗\恢弘高遠\浩瀚遼闊\博大新奇\深邃奇崛\朦朧渺遠\空靈高遠\空蒙迷茫\虛幻飄渺\蒼涼悲壯\優美迷人\清新明麗\清凈幽遠\寧靜恬淡\安謐美好\清凈悠閑\冷森幽僻\凄清冷落\蕭疏凄寂\淡雅閑適\和諧靜謐\開闊蒼涼\深遠綿邈\高遠遼闊\沉郁孤愁等
(三)答題步驟
1.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(或指出描寫的具體景象、意象)。
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。描述時要注意兩點:一要忠實于原詩,用自己的語言,切忌直接引用;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,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,不必每句、每個景物都寫到,但要寫到主要的景物語言力求優美。
2.概括景物營造的氛圍(意境)特點。
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情境的氛圍特點,例如孤寂冷清、恬靜優美、雄渾壯闊、蕭瑟凄涼等,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。
3.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。
切忌空洞,要答具體。比如光答“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”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“感傷”。
常見失誤:一是描摹景物時采用直譯的方法,變描摹為翻譯;二是考生往往著重于“思與境偕、情景相融”的正襯模式,而忽略了一些詩歌是通過景物來反襯思想感情,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錯誤。
特別提示:題目中如要求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,一定注意結合原詩中的意象進行具體闡釋。
(四)答題示例
例題1:閱讀下面的唐詩,完成題目。
度破訥沙①(其二)
李益
破訥沙頭雁正飛,?鵜泉②上戰初歸。
平明日出東南地,滿磧寒光生鐵衣。
[注]①破訥沙:沙漠名。②鵜泉:泉水名。
問:請從意境營造的角度,賞析全詩。
答案:(步驟一)全詩描繪了戍邊將士戰罷歸來的圖景,前兩句寫大漠遼遠、大雁高飛,既有勝利者的喜悅,也有征人的鄉思;后兩句寫日出東南、鐵衣生寒,既表現了壯闊背景上軍容的整肅,也暗含了軍旅生活的艱辛。(步驟二)詩歌擷取極具邊塞特色的含蘊豐富的意象,通過喜憂、暖冷、聲色等的比照映襯,營造出雄健、壯美的意境,(步驟三)抒寫了征人慷慨悲壯的情懷。
例題2:閱讀下面這首詩,回答問題。
絕句二首(其一)
杜甫
遲日江山麗,春風花草香。
泥融飛燕子,沙暖睡鴛鴦。
注:此詩寫于詩人經過“一歲四行役”的奔波流離之后,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。
問: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?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?請簡要分析。
答案:(步驟一)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:春天陽光普照,四野青綠,江水映日,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,泥融土濕,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,日麗沙暖,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。(步驟二)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。(步驟三)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。
聲明:本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。